English

书架上的“灾难片”

2001-04-11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因为有大把的钞票和一流的技术作后盾,不能不承认,好莱坞的商业大片在给人的感官刺激方面的确是无与伦比的。也许是科幻和灾难在这一点上有更多可以充分发挥的余地,好莱坞的导演们历来重视这两种题材的影片。如果你有兴趣,当然兜里还得有几个闲钱,这些年来的《星球大战》《独立日》《山崩地裂》《天地大冲撞》《完美风暴》等等影片还是能够让你大饱眼福的。

所有的灾难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大自然本身造成的,一种是人自己带来的。大自然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在很多时候几乎是无可抗拒的,不管是遮天蔽日的火山烟尘,还是从天而降的不速之客,或者是如山般劈头压至的滔天巨浪,它们很容易让人觉得渺小和脆弱。相对而言,那些由于人类自身的原因而可能产生的灾难——战争、火灾或者是瘟疫,似乎并不总那么惹人注目,虽然他们造成的危害往往是更致命的。

不过所有的这些灾难在艾萨克·阿西莫夫看来都是可以战胜的。(好莱坞的导演们总是在不断地证明这一点)这位杰出的人士用他孜孜不倦的大脑为我们工作了一生,也为我们留下了数不尽的遗产。他的身上充满着启蒙时代以来对科学及理性的那种极其乐观的情绪,而这一点在《终极抉择——威胁人类的灾难》这本书里表露无遗。此书在“哲人石丛书”中归于“当代科普名著系列”应该说是非常恰当的。因为在400多页的篇幅里,阿西莫夫又为我们展示了他那百科全书式的天才。他从天文侃到地理,从生物技术侃到机器人,基本上是地毯式的对人类可能遭受的各种灾害,以及人类技术发展可能对人造成的负面影响,一一作了分析。

据说在二战期间,美国为了打消大家的恐惧心理,征到足够的兵,在登出的一条广告里对当兵的危险性作了如下分析:如果当上了兵,有两种可能性,一是留在本土,一是上前线,留在本土肯定无碍;上前线又有两种情况,一是受伤,一是不受伤,不受伤显然平安无事;受伤也有两种情况,一是轻伤,一是重伤,轻伤会得到及时的治疗,无生命之虞;重伤还可以分两种情况,一是得到很好的治疗,最终康复归国与家人团聚,一是去见上帝,但家人有抚恤金可拿,又得享荣誉。同样也是据说,这则征兵广告效果良好。

也许阿西莫夫是知道这个故事的。至少,他在结语里对人类可能碰到的麻烦作归纳总结与此异曲同工。他把灾难分为两大类:确有可能发生的与不大可能发生的,对于不大可能发生的——如从天外飞来一大块反物质在地球上砸一个大坑,我们没有必要担心或者干脆就认为它不会发生。确有可能发生的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就在眼前,如战争和饥荒;另一类则是若干万年或若干亿年以后才会出现的,如大冰期之类。显然这后边一种我们也是不用考虑的。而前边一种又可以再分为两个小类:可避免的和不可避免的。即使是古代那个忧天的杞人看到这里也会对前途鼓起一点信心的。但阿西莫夫还没有完,下面才是他的结论:“在我看来,属于第二小类的灾变其实根本没有,我们眼下会发生的灾变没有一种是不可避免的。眼下即可能造成毁灭的威胁,没有哪一件我们在它面前会毫无办法。”

如果哪位先生小姐对人类的前途有悲观失望的情绪,我向他(她)强烈推荐这本书。即使不会药到病除,保证会有起色。虽然本书问世于20多年前,但是作者的博学和洞察力,可以保证今天的多数人读起来仍然会津津有味并获益良多。

相对而言,《未来的灾难——瘟疫复活与人类生存之战》的作者就不那么乐观了。欧洲历史上曾经令人闻之色变的黑死病,在今天已经销声匿迹;天花、霍乱、鼠疫、小儿麻痹症、结核病等等这些曾经疯狂折磨着人类的疾病,由于公共卫生状况日益改善、医学技术日益发达也基本上无力兴风作浪。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与病毒与细菌的战斗中就取得了绝对的胜利,作者在对历史作了一番回顾之后作出了这样的断言。抗生素的发明和使用的确为人类带来了福音,然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超级病毒正在成为人类潜在的巨大隐患;威胁着人类文明的爱滋病毒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仍将继续猖獗;不久前出现在非洲的埃博拉病毒,我们现在基本上仍处于无知的状态;各国政府、一些别有用心的邪教组织和恐怖分子利用现代技术发展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生物武器在对这些很不乐观的情况一一作出分析之后,作者忧心忡忡:一个新的瘟疫时代是否会卷土重来?可以想像作者的答案不会很乐观。本书附有不错的彩色插图,作者的态度也还比较严肃,如果你不打算对作者的论据和论证过分较真的话,本书是很有吸引力的。

过度的夸张往往会取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大灾难》这本书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作者介绍上说作者是“考古记者”,这是一个颇有点意思的称谓。从书的内容上看,作者似乎是想展示自己在考古方面的功力。在广泛的考察了世界各地有关当地6世纪中期的历史记载之后,作者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作为引发了世界四大区域——非—亚欧,远东,中美以及南美——的地域内剧变的原动力,(当时发生的一场)大灾难使得世界历史发生了永久性的根本变化”。尽管我不是历史学家,但我认为我完全能够质疑这个结论的合理性。别的不说,作者口口声声“论证”和“试图论证”,但全书没有一个脚注,也没有任何参考文献实在是说不过去的。记者们总是喜欢指点江山,对世界的格局纵横捭阖,“考古记者”似乎也不例外。在得出了上边这个结论之后,作者又武断地认定即将发生的下一个大灾难将又一次彻底改变世界的格局。如果你只是喜欢猎猎奇,而又没有添油加醋传播小道消息的爱好,睡觉前翻翻这本书解解闷,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生活在舒适安逸的城市蜜罐里的现代人,坐在装有空调的电影院里,磕着瓜子喝着饮料,其实是很难体会到灾难的可怕的。好莱坞的导演们对这一点很清楚,不过管他呢,只要有钱赚就OK了。我认为个人有权利督促政府建立一整套有效的对付灾难的防范机制并且有责任为建立这种机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不过何必因为天会不会塌下来这样的问题破坏我们的心情呢?反正我是有稿费可挣了,管他呢。

《终极抉择——威胁人类的灾难》,(美)艾萨克·阿西莫夫著,王鸣阳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29.00元。

《未来的灾难——瘟疫复活与人类生存之战》,(美)皮特·布鲁克史密斯著,马永波译,海南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22.80。

《大灾难》,(英)戴维·基斯著,邓兵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21.8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